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筋膜×瑜珈 緩解身心不適 找回平衡健康 

筋膜×瑜珈 緩解身心不適 找回平衡健康


代碼 RICH202309013

人氣 490




RICH達人 | 2023年

RICH達人NO192期(9月號)

筋膜×瑜珈 緩解身心不適 找回平衡健康

圖文資料來源/采實文化《筋膜X瑜伽訓練全書》



讀給你聽



你的疼痛、身心健康,都與筋膜息息相關!

筋膜,簡單來說是一種遍布全身的結締組織,它不僅連結了皮膚,也與肌肉、骨骼、血管和內臟等身體組織相連結,在我們的身體上形成了一個廣闊且能夠相互聯繫的彈性纖維網絡。這個網絡除了能夠支撐整個身體,還能夠協助我們傳遞力量,促進體液的流動,並與神經系統及循環系統相互溝通,以維持體內的各項功能與平衡。

《筋膜X瑜伽訓練全書》作者蔡士傑不僅有多項瑜珈資格認證,且擁有近二十年的瑜伽、瑜伽療癒及體適能實務經驗,致力新舊融合,以七大肌筋膜線為基礎、安排動作的練習順序,透過柔和的力道、細緻的局部動作,加上全身性的整合練習,教導大家透過瑜珈提升筋膜健康,找回身心的健康平衡。


久坐族 彎腰駝背 下背或髖部不適者必練


一、深前線 彈性呼吸

效用:增進深前線筋膜彈性,提升呼吸相關肌群與筋膜的協調運作。

步驟:

 1. 屈膝平躺,也可於膝蓋下方放置捲成圓柱狀的毛毯或瑜伽枕,增加舒適度和穩定感。

 2. 雙手自然擺放在身體兩側。將脊椎調整至接近中立位置(減少非必要的上下或左右偏移)。

 3. 主動和緩地吸氣,感受身體完整地擴張,並於吸滿空氣後,輕柔地屏住呼吸1∼2秒。

深前線 彈性呼吸步驟。


▲深前線 彈性呼吸步驟。


 4. 釋放屏息及全身的力量,讓吐氣自然產生(被動吐氣)。

 5. 被動吐氣出現後,接續加入主動吐氣,緩緩地將空氣吐光,再次輕柔地屏住呼吸1∼2秒。

 6. 釋放屏息及全身的力量,讓吸氣自然產生(被動吸氣)。

 7. 被動吸氣出現後,接續加入步驟3的主動吸氣。

 8. 可重複步驟3至7的彈性呼吸練習,維持4∼6分鐘或更長時間。

  TIPS.此呼吸也可採坐姿或站姿進行練習。

重點提醒:

 1. 建議於練習彈性呼吸的前後,進行幾分鐘完全呼吸,以安定神經系統。

 2. 過程保持輕柔、和緩的呼吸即可,切勿為了吸滿或吐光空氣而過度用力。

 3. 留意屏住時勿過度收鼻腔和喉嚨周遭的肌肉,避免過度激活交感神經。

 4. 如發現不易掌握吸氣及吐氣同時進行的彈性呼吸,可先單獨練習吸氣或吐氣的彈性呼吸。




二、手臂線 淺背手臂線肩背收縮(動態)

效用:收縮及活化淺背手臂線肩背區段,提升該區段肌筋膜的剛性與彈性。

相關組織:斜方肌、三角肌等。

步驟:

 1. 盤坐或跪坐於地面上,並讓脊椎適度向上延伸,肩膀放鬆下沈。

  TIPS.此動作亦可坐在椅子上或採站姿進行。

 2. 將雙手手肘彎曲,往側面平舉至略低於肩膀處,再將雙手以適當的力量後推,挺起胸口,微抬下巴,使上背及肩膀後側產生收縮的力量。

手臂線 淺背手臂線肩背收縮(動態)步驟2。


▲手臂線 淺背手臂線肩背收縮(動態)步驟2。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仔細控制動作和力量,讓上背及肩膀後側能穩定保持收縮。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肌筋膜的收縮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 5. 可停留至略有費力、緊縮或疲勞感之時間,並依自身狀況重複3∼5回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。

  TIPS.此動作亦可採動態的方式進行,重複將雙手後推,挺胸抬頭後,再回復至起始位置,可操作至略有費力、緊縮或疲勞感之次數。




三、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

效用:延伸側線腰腹及肋骨外側區段,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,並促進其滑動性。

相關組織:腹外斜肌、內肋間肌、外肋間肌等。

步驟:

 1. 盤坐或跪坐於地面上,將脊椎適度向上延伸,雙手可放置於身體兩側。

  TIPS.如不適宜坐於地面上者,亦可坐於椅子上進行。

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步驟1。


▲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步驟1。


 2. 將一手向上延伸,並將腰、胸椎均衡地側彎向對側,使腰腹及肋骨外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;另一手可扶在地面上,協助身體支撐。

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步驟2。


▲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步驟2。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並維持穩定的姿勢和力量,再讓腰腹部及胸口緩慢地上下來回轉動。

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步驟3。


▲側線 腰腹及肋骨外側伸展步驟3。
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 5. 可練習約30秒至2分鐘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,再換邊練習。

重點提醒:

 1.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,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,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,請勿僅以是否有痠、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。

 2.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,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、動作範圍、力道,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、順暢。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,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。




四、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

效用:延伸淺背線足底與腳踝後側,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,並促進其滑動性。

相關組織:足底筋膜、屈趾短肌等。

步驟:

 1. 跪姿,腳尖踩地,雙手支撐地面。

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步驟1。


▲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步驟1。


 2. 雙手手掌往斜前下方平均推地,並將雙腳腳跟及臀部後推,讓足底及腳踝後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。

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步驟2。


▲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步驟2。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並維持穩定的後推力量,再讓臀部及腳跟緩慢地左右來回移動。

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步驟3。


▲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步驟3。
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 5. 可練習約30秒至2分鐘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。

變化動作:此動作亦可將雙膝略微離地進行,可依個人喜好選擇適宜的練習方式。

淺背線


▲淺背線 足底與踝部伸展之變化動作。


重點提醒:

 1. 如於足底筋膜炎或其他足踝部損傷之急性期,不建議練習此動作。

 2.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,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,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,請勿僅以是否有痠、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。

 3.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,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、動作範圍、力道,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、順暢。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,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。




五、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

效用:延伸淺前線大腿前側區段,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,並促進其滑動性。

相關組織:股直肌、縫匠肌等。

步驟:

 1. 雙腳跪坐於地面,並將雙手支撐於身體後方。

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步驟1。


▲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步驟1。


 2. 利用臀部的力量將骨盆抬起,並讓骨盆略微向後傾斜,使大腿前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。將脊椎延伸接近中立位置,頭部面向斜上方或前方。

  TIPS.如大腿前側緊繃感較強,亦可以不上抬骨盆的方式進行。

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步驟2。


▲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步驟2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並維持穩定的姿勢和力量,再讓骨盆緩慢地左右來回移動。

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步驟3。


▲淺前線 大腿前側伸展步驟3。
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 5. 可練習約30秒至2分鐘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。




六、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

效用:收縮及活化螺旋線肋骨外側區段,提升該區段肌筋膜的剛性與彈性。

相關組織:前鋸肌等。

步驟:

 1. 雙膝跪地,雙手支撐於肩膀下方,並讓脊椎延伸接近中立位置。

  Tips.如膝蓋跪地感到不適,可墊毛巾或其他軟墊,以增加舒適度。

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步驟1。


▲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步驟1。


 2. 雙手平均且持續推向地面,保持脊椎中立不拱背,使肋骨外側產生收縮感,再利用雙手推向斜前下方的力量,讓身體略微向後移動。

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步驟2。


▲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步驟2。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仔細控制動作和力量,重複讓身體前後來回移動,並讓肋骨外側能穩定保持收縮。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肌筋膜的收縮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 5. 可練習至略有費力、緊縮或疲勞感之次數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。

變化動作:此動作亦可採膝蓋離地方式進行,以增加訓練強度。

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之變化動作。


▲螺旋線 肋骨外側收縮練習之變化動作。


重點提醒:

 1.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,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,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,請勿僅以是否有痠、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。

 2.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,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、動作範圍、力道,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、順暢。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,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。




七、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

效用:延伸淺背線大腿及骨盆後側區段,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,並促進其滑動性。

相關組織:膕旁肌、薦粗隆韌帶等。

步驟:

 1. 將雙腳前後分開站立,後腳跟可略微向內轉,讓腳跟可穩定踩至地面。

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步驟1。


▲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步驟1。


 2. 將雙膝伸直,並將脊椎延伸後,從骨盆處往前靠近前大腿,使前大腿後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。可將雙手扶在大腿或瑜伽磚上,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。

  Tips.請留意膝蓋伸直時,不做下壓及後推之動作;如伸直膝蓋感到困難,亦可以略微彎曲膝蓋的方式進行。

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步驟2。


▲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步驟2。


 3. 讓臀部緩慢地左右來回移動。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步驟4。


▲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步驟4。


 5. 可練習約30秒至2分鐘後換腳練習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。

變化動作:也可用手扶椅子或牆壁進行練行。

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之變化動作。


▲淺背線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之變化動作。


重點提醒:

 1. 如於足底筋膜炎或其他足踝部損傷之急性期,不建議練習此動作。

 2.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,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,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,請勿僅以是否有痠、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。

 3.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,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、動作範圍、力道,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、順暢。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,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。




八、螺旋線 腹部伸展

效用:延伸螺旋線腹部區段,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,並促進其滑動性。

相關組織:腹外斜肌、腹內斜肌、腹肌腱膜等。

步驟:

 1. 雙腳高跪於地面,脊椎適度向上延伸,雙手可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。

  TIPS.如膝蓋跪地感到不適,可墊毛巾或其他軟墊,以增加舒適度。

螺旋線 腹部伸展步驟1。


▲螺旋線 腹部伸展步驟1。


 2. 將胸口上抬延伸腹部,並扭轉身體向一側,讓腹部產生些微的伸張感;同側手可支撐於後方的瑜伽磚上,另一手可向上延伸。

  TIPS.如手扶於瑜伽磚上感到過低或不適,亦可將手扶於腰部進行。

螺旋線 腹部伸展步驟2。


▲螺旋線 腹部伸展步驟2。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並維持穩定的姿勢和力量,再讓胸廓緩慢地來回轉向側面及正面。

  TIPS.動作時留意頸部不過度用力及上抬,讓脊椎呈一均勻弧線即可。

螺旋線 腹部伸展步驟3。


▲螺旋線 腹部伸展步驟3。
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 5. 可練習約30秒至2分鐘,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,再換邊練習。

重點提醒:

 1.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,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,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,請勿僅以是否有痠、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。

 2.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,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、動作範圍、力道,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、順暢。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,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。




九、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

效用:延伸淺前手臂線胸肩前側區段,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,並促進其滑動性。

相關組織:胸大肌等。

步驟:

 1. 雙膝跪地,雙手往左右兩側打開支撐於地面上,並讓脊椎延伸接近中立位置。

  Tips.如膝蓋跪地刺激感過大,可墊毛巾或其他軟墊,以增加舒適度。

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步驟1。


▲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步驟1。


 2. 將一側的胸口下壓並推向對側,使胸肩前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。

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步驟2。


▲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步驟2。


 3. 保持輕柔、順暢的呼吸,並維持穩定的下壓力量,再讓身體緩慢地前後來回移動。

 4.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,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、身體感覺的變化、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,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。

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步驟4。


▲手臂線 淺前手臂線胸肩伸展步驟4。


 5. 可練習約30秒至2分鐘,結束後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,再換邊練習。

重點提醒:

 1.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,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,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,請勿僅以是否有痠、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。

 2.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,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、動作範圍、力道,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、順暢。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,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。


Profile


《筋膜X瑜伽訓練全書》

筋膜不是一直伸展、放鬆就好,健康的筋膜,還需要兼具「剛性」與「彈性」。

第一本統合各筋膜觀點的瑜伽練習書,教你不只「放鬆」,更要「收縮」、「整合」,有效改善緊繃痠痛、緩解身心不適。


作者:蔡士傑(Janus Tsai)

擁有近二十年的瑜伽、瑜伽療癒及體適能實務經驗。曾接受過解剖列車(Anatomy Trains)結構整合、筋膜瑜伽多面向動作(ZOGA)及筋膜健身(Fascial Fitness)等相關培訓。

致力於推廣「新典範瑜伽」,在經典與傳統瑜伽練習之中,帶入現代科學,像是神經科學、疼痛科學、心理學、筋膜學及身心整合取向等,期望能帶來更符合現代人的瑜伽練習。

著有《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》一書。


采實文化《筋膜X瑜伽訓練全書》。


▲采實文化《筋膜X瑜伽訓練全書》。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筋膜×瑜珈 緩解身心不適 找回平衡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