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快遞
整理/公關部 資料來源/食品藥物管理署「藥物食品安全週報」
彙整多元化各式用藥、保健資訊,保障讀者健康權益。
骨盆肌訓練好 遠離漏尿免煩惱
讀給你聽
尿失禁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,好發於女性。漏尿問題易造成社交及生活品質的影響,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說明,尿失禁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,此外,吸菸、肥胖、生產、過度勞動、女性停經後荷爾蒙缺乏等,皆可能導致漏尿。
凱格爾運動 鍛鍊提肛肌肉群
尿失禁有多種類型,其中,以應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,治療的方法包含保守治療、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,相對於手術治療,臨床上傾向優先進行保守治療及藥物治療。所謂的保守治療,是以骨盆底肌運動(凱格爾運動)為主,透過鍛鍊提肛肌肉群,強化和穩定骨盆腔底肌肉,進而改善漏尿情形。
非侵入式刺激器 以電流或磁波作用於骨盆底肌
另一種是以「非侵入式刺激器」進行對骨盆底肌的刺激,又稱為被動式骨盆底肌運動。其作用原理為透過電流或磁波刺激骨盆底肌,使其收縮、運動,達到強化、鍛鍊鬆弛的骨盆底肌群,進而改善尿失禁。非侵入式刺激器與凱格爾運動的效果相似,屬於非侵入式治療方法,主要協助無法正確執行骨盆底肌肉收縮的患者,達到強化骨盆底肌的效果。
接受非侵入式刺激器治療前,應與醫師充分溝通,由醫師評估是否適用此治療方式,或由醫師根據尿失禁的原因與嚴重程度選擇適當方式,以達較佳的治療效果。另外,使用非侵入式刺激器訓練骨盆底肌,可能會發生治療區域肌肉疼痛、暫時性肌肉痙攣或皮膚發紅等副作用,若治療後這些症狀持續未改善,應立即尋求醫師協助。
食藥署提醒,用於改善尿失禁之非侵入式刺激器屬於醫療器材,上市前須申請查驗登記取得許可證,始得輸入或製造。如需查詢醫療器材許可證產品相關資料,可至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之許可證資料庫查詢(http://www.fda.gov.tw>醫療器材>資訊查詢>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>西藥、醫療器材、特定用途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);如有發現醫療器材不良品或使用醫療器材引起之不良反應,請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(http://qms.fda.gov.tw)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:02-23960100通報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「藥物食品安全週報」第957期)
認識玻尿酸 為什麼女性對它趨之若鶩
讀給你聽
在保養的領域中,有源源不絕的新興成分!根據研究指出,玻尿酸一直是保濕護膚界的流行成分,更是肌膚護理中受歡迎的成分之一。但是,您知道玻尿酸是什麼嗎?為什麼經常出現在保濕產品中?食藥署邀請皮膚科邱品齊醫師帶大家了解玻尿酸,並解答關於玻尿酸的常見疑問。
玻尿酸是什麼
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又稱透明質酸,是一種高分子多醣體,廣泛存在於皮膚真皮層中,其功效除了保濕也能增強皮膚的彈性,平均分子量介於幾萬到幾百萬Dalton之間,具有高度的黏彈性、保水性和潤滑作用。目前主要由三種來源取得玻尿酸,分別為動物組織提煉、微生物發酵與化學合成法。
不同環境 影響玻尿酸的保濕效果
邱品齊醫師指出,產品的玻尿酸濃度並不能做為選擇產品的唯一依據,因為原料純度、平均分子量與3D立體結構都會影響產品吸水效果,通常分子量越大、網狀結構愈完整,會有較佳的吸水效果。邱醫師強調,由於每個人膚質差異很大,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皮膚狀況下使用,也會有不同效果。
食藥署也提醒,由於玻尿酸有很強的吸水能力,當環境中濕度越高,保濕效果就越好,反之,若環境較為乾燥,吸水能力就會打折扣。因此,使用時建議可搭配油脂類的成分,將水分鎖住,更能維持皮膚的水潤感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「藥物食品安全週報」第954期)
破除玻尿酸迷思 皮膚科醫師教您當聰明消費者
讀給你聽
坊間對於玻尿酸有許多迷思!像是宣稱100%的玻尿酸產品、越濃表示玻尿酸含量越高等,食藥署指出,民眾應留意判斷相關資訊的正確性。
邱品齊醫師解釋,宣稱100%玻尿酸原液,其實是不存在的,因為100%的玻尿酸是固體粉末狀,要做成原液就需溶在水中,形成凝膠流動狀,這樣一來就是玻尿酸水溶液,根本不是100%濃度。一般來說,玻尿酸原液的玻尿酸濃度都不高,市售強調100%的玻尿酸原液,其實沒有太大意義,主要是行銷效果。
高濃稠度 不代表玻尿酸含量高
玻尿酸屬於大分子聚合物,但在市場上有許多不同配方,也有不同性質與結構的玻尿酸組合,依據產品設計,每一種都有其特定功能。邱醫師提醒,產品質地的濃稠與否,跟皮膚保濕效果並沒有明顯的關聯性,因為產品濃稠度是可藉由其他膠質成分或增稠劑來改變調整,與所含的玻尿酸濃度並沒有直接關係。
高價玻尿酸產品不一定好 適合自己最重要
通常來說,高分子量玻尿酸的產品,相對價格會比較高,然而,不同製程的玻尿酸,價格也會有明顯差異,因為產品配方中會添加其他的成分來達到產品宣稱的功效。此外,品牌定位、生產製造成本等,也會影響產品價格。
「雖然昂貴的產品不一定好,但是太過廉價的產品要好就更難。」邱品齊醫師提醒,最重要的是選擇值得信任且適合自己的產品,民眾可在使用前,先在手臂內側或耳朵前側,測試是否會產生刺激或過敏等不良反應。此外,單純含玻尿酸的產品主要是增強吸水保濕效果,適合油性肌膚、建議在夏天使用;若是皮膚偏乾或是環境濕度較低,則要搭配含油性鎖水成分的乳液或乳霜,才能達到有效的保濕效果。
食藥署也叮嚀,想要皮膚水噹噹,建議民眾先做好皮膚照顧基本功,確實卸粧與清潔,擁有充足的睡眠與均衡的飲食,才是最佳的皮膚保養之道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「藥物食品安全週報」第954期)
食安監測體系小尖兵 食品業者主動通報
讀給你聽
食品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,不僅有各種風味、口感,樣式更是五花八門,有生鮮、冷藏、冷凍、真空包裝或罐頭食品等。面對複雜多樣的飲食模式,食藥署提醒,食品業者應善盡責任及義務,實施自主管理,保障所提供的產品安全無虞,避免因原料品管不當、人為疏失及環境條件變化大,而造成食品污染或變質。
隨著民眾食安意識抬頭,愈來愈多人開始重視自身「食」的安全,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(下稱食安法)在2013、2014年經過大幅修正,加強規範食品之衛生、檢驗及查核,同時也增修訂定相關罰則。其中食安法第7條規定,食品業者依其類別與規模,應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,並定期將產品送檢或自主檢驗;當發現產品有危害衛生安全之虞、接獲民眾客訴或品保疏失時,應主動停止製造、販售及辦理回收,並主動通報當地衛生主管機關,以維護國民健康。
國際常見主動通報 鼓勵台灣業者展現高度
這種業者主動通報機制在國際上較為常見,像是歐洲各國和日本都有類似的制度,美國則是由衛生主管機關,分階段依照不同程度,督導業者將不符合規定的食品回收,並由業者主動回報辦理進度。
食藥署於2018年訂定食品業者主動通報作業程序,讓食品業者透過食品藥物業者登錄平台,向轄區衛生局通報疑似不符合規定的產品,衛生局人員在確認相關佐證資料後,即完成通報,並依產品危害輕重安排實地稽查。透過此主動通報機制,可更加強化我國的食安監測體系,衛生主管機關能更及時掌握潛藏的食安風險,同時也展現出食品業者對自身產品負責的態度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「藥物食品安全週報」第968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