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掌握MBTI 創新成長 職場溝通SO EAZY 

掌握MBTI 創新成長 職場溝通SO EAZY


代碼 RICH202406008

人氣 3461




RICH達人 | 2024年

RICH達人NO200期(6月號)

掌握MBTI 創新成長 職場溝通SO EAZY

整理/洪詩茵 資料來源/境好出版《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》

讀給你聽




透過MBTI人格類型測驗,了解自己、認識他人,找出職場優勢。

▲透過MBTI人格類型測驗,了解自己、認識他人,找出職場優勢。


近幾年非常風行的「MBTI」,是一種人格類型測驗,又稱為「16型人格測驗」(Myers-Briggs Type Indicator),從韓國風靡到台灣,是全世界最廣泛使用的人格類型測驗之一,也是企業面試最愛的測驗工具之一。

MBTI是以榮格理論為基礎,利用問題來判斷受試者的性格傾向,透過四組傾向,將人的性格分成16種類型的測驗:


◆ 休息時你習慣與朋友相聚,還是在家獨處?

  →外向(E)/內向(I)

◆ 做筆記時你習慣一字不漏地照抄,還是會寫下自己的想法?

  →實感(S)/直覺(N)

◆ 傾聽別人抱怨時,你是先分析誰對誰錯,還是先同理對方的情緒?

  →思考(T)/情感(F)

◆ 旅行時,你是按著事先規劃的行程走,還是認為行程只是參考?

  →判斷(J)/感知(P)

《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》作者白種和,為韓國知名領導力專家、職場教練,他以兩千人為基礎,歸納整理出「MBTI最強職場攻略」,認識自己、理解他人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方法,就能在職場上找出最不費力又有效的成功路徑!


MBTI16型人格類型

MBTI是讓人成長的工具


◆ 實感型 S

◆ 直覺型 N

◆ 判斷型 J

◆ 感知型 P

我們先試著定義看看「成長」這個關鍵字吧!成長和學習有些不一樣。學習是吸收新的知識和經驗,成長指的是以吸收到的新知識和經驗為基礎,改變自己工作的方式,並且透過該變化帶來不同成果的時候。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透過新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來改變工作方式,並且藉由那個變化創造出更好的成果。

有一點是我必須要說在前面的,那就是工作中的成長和生活中的成長完全不同,生活中的成長可以根據自己定下的標準來判斷是否有所成長,但工作中的成長必須符合這個標準─「是否對我所屬的團隊、公司和客戶帶來更多的貢獻?」而且在職場上,成長的標準並非由自己來定,也不是由同事來定,而是在於「有沒有締造出新的價值」。

如果你以新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,推動了一項斥資十億元的新專案,結果該專案卻失敗了,那麼你等於是繳了十億元的學費,不能說自己在這過程中有所成長。我的意思是,就算你活用新的技巧和技術,改變了工作方式,找到絕無僅有的獨特構想,最終如果沒能替所屬團隊和公司帶來任何貢獻,那就只是「自我實現」罷了,不能說是成長。

在商業領域中討論成長時,最重要的就是「有沒有替團隊、公司和客戶帶來新的價值?」而這點必須由你自己來證明,以下我們就在記住這個前提的情況下,更進一步檢視每個類型成長的方法。


實感型和直覺型成長的方法

實感型和直覺型的差異會對工作風格造成很大的影響。實感型的長處在於「做出成果」,直覺型的長處在於「用新方法來改變工作方式」。相反的,實感型覺得使用自己不瞭解的方法很困難;而直覺型覺得解決現實問題,並將該事件與成果串連在一起相當困難。將兩者結合起來看,就能找到各自獲得成長的方法。


給實感型的成長Tips

1. 將時間投資在增加各種實際體驗上(身體力行/實踐)。

2. 參與能增加間接體驗的活動(讀書、加入社群、分享他人案例、拜訪新的地方等)。

3. 挑戰看看用自己沒試過的方式工作。


給直覺型的成長Tips

1.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記錄下來的各種點子(洗澡時想到的點子、睡前的記錄等)。

2. 為了增加思考的廣度、提升洞察力,可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(讀書會、藝術活動鑑賞及參與、觀看影片等)。

3. 就算是微小的構想,也試著實際在工作中運用看看,並針對結果給予回饋。


判斷型和感知型成長的方法

判斷型有一個特質是會針對「已經知道的事情和能做到的事情」擬定計畫。擬定計畫的意義在於按照計畫執行。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是無法預測的,所以他們只會在已知的範圍內擬定計畫。因此,判斷型的計畫中往往不包含他們不知道的新知識、新經驗和新的工作方式。由於判斷型傾向在自己已知的範圍內擬定計畫,面對自己未知的領域,他們會向實力有目共睹、值得信賴的人諮詢意見,或是學習不瞭解之處後,才會將那些部分放到計畫中。這也表示他們會盡可能在計畫中放入自己可以掌控的變數。

然而,判斷型這種特質也導致一個弱點─「在自己不瞭解的領域,成長的速度可能會很慢。」所以最能幫助判斷型成長的方法,就是「將判斷型不瞭解的部分設成目標」。

判斷型不瞭解的部分,可能是更進階的工作,也可能是全新的工作。為了好好擬定計畫,判斷型將會持續不斷地學習。這時的關鍵是「就算還沒準備好,也先去做」。

舉例來說,有一名判斷型,以前如果是在準備度達到 90 至 100%的時候才開始執行,現在就要盡可能在計畫準備度50至60%的時候馬上執行。為了推動初期進度,判斷型會投資更多時間去學習。由於還有剩餘40至50%的計畫需要擬定,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,會不斷追加從內部得到的回饋,以及從外部學習到的新知識和經驗。雖然在完成計畫之前很有壓力,但到了某種程度時,會發現跟之前的做法已經有很大的不同,並發現自己已經獲得「工作方式的改變與成長」了。也就是說,判斷型可以利用感知型偏好的方式工作,來獲得成長。

那麼感知型的人又要如何成長呢?感知型最大的弱點就是「信任」和「更新」。首先,信任這個弱點是由於感知型的長處,比起遵守時間,感知型更喜歡有彈性的感覺。而且比起提早計畫並執行,他們更擅長用壓底線獲得處理工作的高效率和專注度,所以經常會看見他們被時間追趕的樣子。感知型經常會說:「如果再多給我一個小時,如果再多給我一天,我就能做得更好。」如果反問他們:「再多給你一小時、多給你一天,你就會更早開始做嗎?」他們有很高的機率會回答說:「並不會,感覺又會更晚開始,最後的結果和現在沒有兩樣。」

有助於感知型成長的方法,就是去解決這樣的弱點。在職場上沒有人是獨自工作的,你的工作會交給下一個同事,而下一個同事的工作又會再交給另一個同事,或是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上;就像這樣,大家的工作都是彼此連動的。然而,在合作的過程中如果有人沒能遵守進度,後面的計畫也跟著都被影響。如果下一個人也是感知型,或許不管怎麼樣都能交出最後的成果,但如果下一個人是判斷型,他擬定好的計畫該怎麼辦?

所以我想給感知型的人兩個建議,其一是「信任」─職場上與人合作時,務必遵守時間;其二是「更新」─把投入工作的時間提前,然後利用多出的時間更新內容。

前面談到職場上的成長時所提出的問題:「是否有對組織和顧客帶來貢獻?」也可以解釋成:「在達成團隊目標方面,我是否有帶來更大的貢獻?」外向型和內向型都是一樣,不能單單局限於自己偏好的方式,有時候必須學習並使用自己不偏好的方式。思考型和情感型亦是如此。雖然不能直接沿用實感型、直覺型、判斷型和感知型的模式,但就結論來說,關鍵在於不要忘記我們工作的理由是「替顧客創造更大的價值,為組織的目標帶來更大的貢獻」。


給判斷型的成長Tips

1. 設定自己沒做過的更進階的目標或新的目標。

2. 向具備不同知識和經驗的人一起合作,將他們的計畫加入自己的計畫中。

3. 向不同於自己工作方式的人學習經驗和安排計畫。


給感知型的成長Tips

1. 遵守工作上的時程和進度。

2. 將開始工作的時間往前拉,提前做完,然後再透過他人回饋來更新內容。


Profile
《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:讓你開口說對話、提案一次過、贏得好人緣的16型人職場指南》

韓國知名領導力專家、職場教練白種和,累積了超過900小時的指導、分析超過2000名上班族,整理歸納出「MBTI最強職場攻略」,包含:


●詳述16型人的工作方式、優勢和弱勢,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。

●分析16型人的想法和行為,讓你更能理解主管、同事和下屬。

●給16型人的成長建議,幫助你發揮優勢、改善弱勢。

●透過MBTI找到與主管、同事、下屬的相處之道,讓溝通更順暢。

●剖析團隊、部門、企業體的MBTI,對症下藥,快速提升全體業績。

透過MBTI,我們發現每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和面對壓力的方式都不同,理解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就能與同事和主管相處得更自在,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彼此的不同,做出最佳成果!


作者:白種和

協助個人和組織成長的職場教練,也是一名人資專家。憑藉之前工作的經驗與知識,擔任新創企業的顧問和CEO教練,同時就「大企業主管的領導能力及組織文化」等主題,演講超過五千個小時,一對一指導超過九百個小時。著有《最近的組長都這樣工作》、《ONE ON ONE》(以上皆為直譯)等書。


境好出版《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》(圖片來源/境好出版提供)

▲境好出版《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》(圖片來源/境好出版提供)
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掌握MBTI 創新成長 職場溝通SO EAZ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