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減醣家常菜 糖尿病也能享用美味台菜 

減醣家常菜 糖尿病也能享用美味台菜


代碼 RICH202503013

人氣 598




RICH達人 | 2025年

RICH達人NO 208期(3月號)

減醣家常菜 糖尿病也能享用美味台菜

整理/洪詩茵 圖文摘自/時報出版《黃婉玲的減醣家常菜:56道融入老台菜技法的減醣佳餚,輕鬆打造日日豐盛餐桌》

讀給你聽




台菜教母黃婉玲用最熟悉的台味,讓大家健康品美味!(圖片來源/黃婉玲的烹飪教室FB粉絲專頁)

▲台菜教母黃婉玲用最熟悉的台味,讓大家健康品美味!(圖片來源/黃婉玲的烹飪教室FB粉絲專頁)


糖尿病是台灣最普遍的慢性病之一,然而,罹患糖尿病就代表美食絕緣嗎?看多了周遭親友與糖尿病的相處,台菜教母黃婉玲提出另類看法,顛覆一般人對台菜多油、多鹽、酸味強的認知,出版《黃婉玲的減醣家常菜》推廣老台菜的養生價值。

「我這幾年推廣老台菜,提倡飲食復興運動,就是主張讓飲食技法回歸過往,『重視原味,減少調味料』,以食物自身滋味互相撞擊產生美味,取代如今多鹽、多油、多糖的烹調方式。若能以老台菜的邏輯製作適合日常的美味家常菜,吃的是組合而非單一食材,飲食就能繽紛、多元、美味……我認為餐桌上的平等與滿足,是人人應得的權利。吃得太平淡無味,其實也算是一種輕微的折磨,能透過巧妙的組合讓每一餐都變得繽紛、可期待,既節制了飲食,又不會和美食絕緣,對於大家都是福音。」台菜教母黃婉玲如是說。

她在新書的前言中分享:前些年外子出現糖尿病症狀時,有了公公的經驗,我要求他盡量不要外食,三餐由我來料理。可是外子在外工作,有時連晚餐都在外面解決,應酬更是難免,這好意讓他有些為難,一再強調「我都盡量挑青菜吃」。可是,餐廳提供的青菜為了外表油亮青翠,總會加入太多油,只吃青菜也不健康,況且自我節制飲食並不容易。

幾經溝通,最後外子妥協,由當時較多空閒的我做便當送給他吃。我則以琳瑯滿目的菜色吸引他的食欲。剛開始他抱怨「菜別擺那麼多,都看不到飯了」,一段時間後便當盒帶回來常剩下白飯,「菜吃完就吃不下飯了」。先生的同事還笑說「這哪裡是減肥餐,種類多變又美味的菜餚,根本是大餐啊」!

順理成章,我在便當底層鋪的白飯愈來愈少,菜色則以多變化欺騙外子的味蕾,用精湛的手藝和外子打心理戰。每次拿便當給外子,他總是喜孜孜的;晚上洗便當盒時看到裡面剩下的白飯,我的內心則十分雀躍,問外子是否還吃水果,他竟然說「今天吃了七、八道菜很滿足,再吃水果就多了」。血糖指數在醫師的藥物控制配合下,也變得漂亮起來。

我認為餐桌上的美食,不應該是糖尿病的絕緣體;餐桌上的平等與滿足,是糖尿病患者應該得到的權利。如果吃得太平淡無味,其實也算是一種輕微的折磨,如果能化腐朽為神奇,透過巧妙的組合讓每一餐都變得繽紛、可期待,能夠節制飲食,糖尿病患者也不會和美食絕緣,對患者和家人都是福音。

黃婉玲在新書中介紹了五十六道台菜料理,邀請大家一起投入餐桌上的改變,追尋餐桌上的平等,平時就建立起健康的觀念,本文精選其中三道台菜食譜共享,邀請大家一起做台菜,吃得健康,生活就快樂。


【炸菜丸】

炸菜丸是我幼時的美好記憶。五十年前街頭巷尾都有賣炸菜丸的攤子,媽媽一大早就買一碟炸菜丸回來當早餐,大人吃清粥配菜丸和醬菜,小孩子嘴刁、挑食,早餐餐桌上各式蔬食料理有許多藉口成為拒絕往來戶,炸菜丸卻好吃到我可以單吃,裡面有很多紅蘿蔔和豆芽,吃起來很甘甜,意外讓我胃口大開。

小時候覺得菜丸個頭不小,長大後發現原來它不大,一顆菜丸裡的青菜包羅萬象,紅蘿蔔、豆芽菜、高麗菜、芹菜、韭菜輪番上陣,混合起來激盪的香氣讓人垂涎,尤其是芹菜香。

如今賣炸菜丸的攤子愈來愈少,當我想和朋友聯誼時就會準備炸菜丸,手裡不斷擠著一顆顆菜丸下鍋炸,時而用筷子戳戳菜丸看是否炸熟了,熟了就撈起來瀝油。每次菜丸一上桌,朋友就爭相夾筷搶吃一空,甚至要求多炸一點,準備帶回家和家人分享,因為家中小孩只喜歡吃炸菜丸而不吃蔬菜。後來朋友們都來和我學做菜丸,希望讓孩子們認識蔬菜的美好,慢慢接受更多蔬菜料理。

老祖先真的很聰明,發明了炸菜丸,解決小孩不喜歡吃蔬菜的困擾,剛起鍋時吃,燙燙的卻很酥脆,放涼了軟軟的也容易入口。若沒吃完下一餐想回味酥脆的口感,放烤箱烤一下就行了,甚至搖身一變成為極方便的派對小食。

餐桌上有菜丸登場時,當天的餐桌菜色我通常會刻意安排素雅些,搭配少量的主食,燙一些青菜相輔,或者端上簡單料理的肉類,讓整餐的口味更加淡雅,所有滋味都以菜丸為主角,不喧賓奪主,讓味蕾得以休憩。



炸菜丸



份量:10人份


食材:

 高麗菜  600克

 紅蘿蔔  145克

 豆芽菜  380克

 韭菜  60克

 芹菜  138克

 鹽  1大匙

 白胡椒粉  1茶匙

 豌豆粉或麵粉、酥脆粉   約3杯

 水  約1杯


做法:

 1. 所有蔬菜洗淨,高麗菜切碎、紅蘿蔔去皮刨絲後切碎。

 2. 芹菜切成小粒、豆芽菜切成段,韭菜切成小截(與豆芽菜相似尺寸)。

 3. 將所有切好的蔬菜放入大盆中用手抓、拌,混勻。

 4. 加入一大匙鹽、一茶匙白胡椒粉調味。

 5. 以少量多次的方式,一點一點地加入豌豆粉(或麵粉、酥脆粉)。

 6. 將粉與蔬菜攪拌均勻,攪拌過程適量加入水(約一杯),同時一邊用手拌勻、一邊捏壓,使蔬菜黏起來。

 7. 取一大鍋,倒入油約七分滿,再開中火加熱。

 8. 左手取菜將之擠成一坨圓球,右手以湯匙挖起菜球,放入油鍋炸。

 9. 菜球裝到油鍋約八分滿時,爐火火力才轉至全開。

 10. 讓菜丸炸至金黃色,隨即撈起瀝油。趁熱吃。


備註:

 粉與水需視手勁、空氣溼度做調整,若手勁愈大,青菜愈容易出水。

 欲知菜丸是否炸熟,可用筷子戳一顆,不沾黏即為炸熟。



◆營養師的話

透過蔬菜的攝取增加,轉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,一直以來都是糖尿病友控制血糖的策略之一,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蔬菜類的食材。

透過老台菜的烹調手法做成的香脆順口炸菜丸,相信會讓許多糖尿病友攝取蔬菜的動機大增。菜丸中使用的材料,也都是對血糖控制有所助益的。

然而,因為裹粉油炸,澱粉與含油量稍高些,食用當餐應酌量減少半碗飯量,並搭配其他的少油烹調料理,如清蒸、滷、涼拌、烤等菜餚,以平衡當餐的澱粉和油量的攝取。


◆食物分類

 全穀雜糧類(份)  17.0

 蔬菜類(份)  13.23

 油脂類(份)  15.0


◆營養分析

 醣類(公克)  321.15

 蛋白質(公克)  13.23

 脂肪(公克)  75.0

 總熱量(大卡)  2012.52


【蔭瓜苦瓜鱸魚湯】

我的三舅來自於富裕的大家族,他跟我說過,他小時候最得不到外公諒解的就是「喜歡勇闖廚房」,探頭探腦看總鋪師們做菜,家丁見了總是催他離開,他還是頼著看。三舅認為看人做菜就像看一場秀。

當年勇闖廚房的三舅發現,長工吃的菜餚竟然和家裡餐桌上的不同,以為外公限定了長工們的菜色。問過廚房才知道,長工們阿舍菜吃久了,想念家的味道,便利用空檔在廚房裡做一些自己的家常菜。長工們認為他們吃飯主要是吃飽,菜餚必須要下飯才會受歡迎,阿舍家的人勞動力低,必須吃得巧、吃得少,兩種不同需求的人,對菜餚的詮釋不會一樣。

三舅就是這樣吃到了蔭瓜苦瓜鱸魚湯,驚為天人的他忍不住告訴外公這道菜的美味。也許三舅天生是美食家,形容得太傳神,外公聽了很心動,要求廚房也做蔭瓜苦瓜鱸魚湯,彷彿忘了曾經禁止三舅前往廚房。

三舅說那時正值盛暑,暑熱降低人的胃口,蔭瓜苦瓜鱸魚湯一上桌,家族成員嚐了一口無不嘖嘖稱奇,滋味極為繽紛明亮,誘人脾胃,一鍋湯很快就被吃光了。

這道湯品非常甘醇可口,苦瓜也很入味,少了那特有的苦澀感,讓不敢吃苦瓜的人都能敞開心胸大啖,只能以「雅」字來形容,既開胃又有古風。

早期人們會自己醃蔭瓜,我小時候吃到這款湯品,蔭瓜是長工家醃的。現在很難找到自家醃製的蔭瓜,多是罐頭,味道略偏,但還是有小時候的影子,只是不夠渾厚、甘甜。

時代變化,醬菜類食品醃得好的人逐漸凋零,有些功夫就失傳了,現代人也比較不喜歡吃醃製品,但偶一為之我認為無妨,想喝時就來一碗吧!


蔭瓜苦瓜鱸魚湯



份量:四人份


食材:

 鱸魚  1尾(約600克)

 苦瓜  半條(約150克)

 蔭瓜罐頭  1罐

 米酒  1茶匙

 水  1600毫升


做法:

 1. 鱸魚洗淨後,切成約4公分塊狀,備用。

 2. 苦瓜洗淨後去籽,切成厚度約1.5公分的半圓片狀。

 3. 鍋中放入約1600毫升的水、切好的苦瓜片,開火滾煮。

 4. 待苦瓜煮至八分熟,呈現略微透明的狀態時,隨即放入蔭瓜、蔭瓜汁與鱸魚,繼續煮至鱸魚熟透。

 5. 倒入一茶匙米酒,即可上桌。


◆營養師的話

鱸魚的質地軟,很適合年長者食用。經常食用鱸魚不僅可以補充營養,增強機體免疫力,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病變等糖尿病併發症風險。此外,鱸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並可促進胰島素分泌來調節血糖,對於糖尿病友來說是一種低脂的優質蛋白質食物。

苦瓜內含苦瓜皂苷、苦瓜素、多胜肽等,具有降低血糖與改善血脂等功能。

蔭瓜罐頭是加工的高鹽食品,一小罐蔭瓜含有4000毫克鈉(10克鹽),多數在湯汁中,建議糖尿病友飲用湯品一碗即可(約180毫升)。


◆食物分類

 豆魚蛋肉類(份)  9.0

 蔬菜類(份)  2.5

 油脂類(份)  1.0

 水果類(份)  2.0


◆營養分析

 醣類(公克)  12.5

 蛋白質(公克)  63.0

 脂肪(公克)  45.0

 總熱量(大卡)  703


【絲瓜煎蛋】

早年很多人家會在庭院搭棚架種絲瓜,入夜後大夥兒一起坐在瓜棚下乘涼、聊天,是很簡單又滿足的生活日常,瓜棚則盛載了許多記憶,聆聽了許多絮語。

絲瓜長得快,就近採收後做成餐桌上的絲瓜料理,非常方便。加蝦米煮成絲瓜粥、絲瓜湯;切薄片悶炒;切滾刀塊再加點蝦皮同煮則增添一絲海味。切成薄片或切塊狀,做出來的絲瓜料理口感完全不同。

夏天吃絲瓜十分沁涼,有位長輩長年務農,天天在太陽下工作,深信絲瓜可以退火,每天吃兩條絲瓜是他的養生祕訣。確實,絲瓜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,是很好的營養攝取來源。

在當年的農村家庭,因為使用新鮮的雞蛋,絲瓜煎蛋是一道大菜,做法則有兩種,一種是乾煎法,一種是溼浸法。

乾煎法是將絲瓜片煮熟、瀝乾,打個蛋加入絲瓜一起煎,吃起來很滑潤;溼浸法是絲瓜切薄片後,打個蛋,開小火一起煎,這時絲瓜水會流入鍋內,等絲瓜熟了,蛋也熟了,又因為絲瓜會出水,所以蛋是溼潤的,還會有一點湯汁。

絲瓜煮得很爛或不爛,沒有孰是孰非,只有做出來的絲瓜煎蛋口感不一樣。一道絲瓜煎蛋就有這麼多變化,十分有趣,大家可隨個人喜愛做變化,找到心中最喜歡的一款。

這道傳統的台式鄉野菜色極為誘人,利用極少的調味料帶出天然食材的鮮甜滋味,絲瓜煎蛋質地軟嫩,入口滿是蛋香,絲瓜也帶來消暑氣息。


絲瓜煎蛋



份量:四人份


食材:

 絲瓜  504克

 雞蛋  3顆

 鹽  0.25大匙

 白胡椒粉  2克

 油  1.5大匙


做法(乾煎法):

 1. 絲瓜洗淨去皮,切成0.7〜1公分的薄片。

 2. 鍋中加水煮滾,將絲瓜片放入滾水中煮軟爛後,撈起沖涼,瀝乾備用(絲瓜沖水降溫是避免多餘熱度讓蛋液熟化)。

 3. 雞蛋在碗中打散,同時加入鹽和白胡椒粉調味。

 4. 取一平底鍋,先下1.5大匙油,待油熱後,先倒入打勻的蛋液,然後再放入處理好的絲瓜。

 5. 加蓋,用小火雙面慢煎,完成。



◆營養師的話

絲瓜的水分量高,熱量相對低,對於需要控制體重的糖尿病友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食材,其內含的多種微量礦物質與磷苷皂、苦味素等成分,對於血壓與血糖的控制也具有相當的幫助。

這道菜巧妙利用天然食材的風味來減少調味料的使用,而在煮爛瀝乾去除絲瓜中過量的鉀離子之後,也變得適合腎臟功能不佳的糖尿病友食用。

絲瓜煎蛋的質地較軟、富含纖維與蛋白質,也很適合牙口不好者補充營養。


◆食物分類

 豆魚蛋肉類(份)  3.0

 蔬菜類(份)  5.0


◆營養分析

 醣類(公克)  25.2

 蛋白質(公克)  26.0

 脂肪(公克)  15.0

 總熱量(大卡)  351


黃婉玲的小檔案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減醣家常菜 糖尿病也能享用美味台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