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 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一)(影) 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 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一)(影)


代碼 RICH202508008

人氣 6




RICH達人 | 2025年

RICH達人NO 213期(8月號)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
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一)(影)

文/洪詩茵 攝錄影/陳建宏、何佳華


勞保年金改革、通膨風險、FIRE風潮(財務自由、提早退休)…,越來越多年輕人雖有退休風險的意識,卻又無奈於不知如何開始、從何啟動!本期邀請永達保經陳薇帆、曾羿千兩位業務儲備協理,從保險的角度出發,從商品面、保障面、預算面,提出實務建議,「早點開始,選擇多、效益高、壓力輕,小額長期更穩定」。對年輕人而言,退休規劃應該是風險與報酬兼顧的長跑,想要確保一定抵達終點,且聽聽保險專家的建議。

「退休,真的是65歲以後的事嗎?」對多數年輕人來說,這個問題過去或許可以先擱置,但隨著社會結構與經濟環境劇變,年輕世代不得不開始思考:「如果退休金領不到,靠誰來養老?」根據勞動部統計,截至2024年底,台灣有超過187萬名勞工領取勞保老年年金,平均每月領取金額為19,344元,其中有將近18萬人每月領不到1萬元。

令人擔憂的是,勞保已連續8年入不敷出,2024年勞保保費收入與給付支出逆差達665億元,破產風險始終如影隨形。另一方面,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,屆時年金財務負擔將更沉重,年輕人「靠政府養老」的時代,恐怕已不復存在。

面對這樣的趨勢,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將「退休」視為被動等待的時間點,而是定義為「財務自由後的選擇權」。而保險,便是他們邁向自由人生,穩健的第一步。相較於高風險的投資市場,透過保險規劃,可以兼顧風險保障與資產累積,準備門檻低,有助養成良好的財務習慣。無論金額高低,只要及早開始,時間就是年輕人的最大優勢。現在開始,不只是為了退休,更是為了擁有隨時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。


陳薇帆•青世代的退休新思維

「什麼時候退休?」這是多數年輕人避而不談的問題。傳統上,退休好像是六、七十歲以後的事,交給政府、交給勞保年金就好。但當通膨升溫、年金改革遙遙無期,越來越多有遠見的年輕人開始意識到,「未來的退休金,不夠用」,而財務自由,就是屬於青世代的退休定義。

「現在的年輕人,應該從第一份薪水開始規劃退休,因為未來只能靠自己。」永達保經陳薇帆業務儲備協理強調。過去的退休靠政府,現在的退休靠的是自我理財能力。年輕世代對退休的定義早已改變,不是年齡到了才退休,而是當財務自由時,就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,甚至提早實現斜槓人生、遠距工作、環遊世界或全心投入興趣。

但問題是:自由人生,錢從哪裡來?陳薇帆分享,她常建議年輕人,可以用「631理財法則」來分配收入:60%用於日常生活、30%做儲蓄、10%做保險規劃,聽起來好像很少,但其實持續累積效益驚人。以剛出社會、月薪3萬元來說,30%就是9千元,一年下來10萬8千元,十年就是一百萬。如果再搭配複利工具,持續增值終身有機會滾出將近四倍的資產。

年輕的優勢就是「時間」,時間夠長,只須用較少的資金累積,效果就會比年紀大的人輕鬆許多。她舉例說明,如果目標是60歲退休準備1000萬元:20歲開始準備,有40年時間,每年只要存25萬;40歲才開始準備,時間只剩20年,每年就要存50萬,這就是「時間」的力量。年輕開始準備,50萬和25萬的差額,更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選擇想過的生活。

「可是我不想等那麼久!」「我想快點看到效益。」這是很多年輕人對理財的普遍心聲。他們習慣投資股市、基金,想要快速翻倍。但市場不確定性高,遇到金融風暴,資產縮水更是常態。陳薇帆特地分享自己的經歷:「我唸書時買投資型保單,每個月2000元定期定額,好不容易累積到10萬,遇到金融海嘯,一夕之間變4萬。雖然年輕時10萬不多,但隨著時間累積會變成100萬、200萬、500萬,萬一又遇到一次金融風暴,那我能承受這樣的風險嗎?」

市場的波動,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壓力。這也是為什麼她會推薦增額終身壽險作為退休規劃工具的原因,增額終身壽險具備幾個明確優勢:


一、年輕投保,保費便宜:年輕時身體健康,保費便宜,門檻低。可以用較小的負擔,買到風險保障與資產累積的雙重功能。

二、強迫累積,定期繳保費:存錢違反人性,所以需要一個有紀律的工具。保單規劃就是這樣的工具,定期繳費,累積保單現金價值,相當於培養儲蓄習慣,不因一時慾望胡亂消費。

三、複利效果,時間換資產:保單是長期契約,繳費期滿,保單價值準備金就會隨時間與複利持續增值。就像雪球理論,一開始小小一筆,透過時間滾成大筆資產。

四、同時兼顧保障與退休準備:累積退休金的過程中,不僅享有失能保障,還可規劃雙豁免,如果發生突發狀況,失去工作能力,不僅無需繳交保費,不會影響到退休計畫,更享有「免繳保費」的貼現一次給付,作為緊急預備金。

五、靈活運用,規劃短中長期:年輕人有彈性,可以依人生階段做不同的規劃:人的一生會經歷幾個階段,就業、結婚、生子、買房、創業,如果剛出社會先累積第一桶金,30歲以後再做更完整的退休配置,40歲時檢視並調整規劃。原則上,越年輕開始,可選擇的工具越多。年紀越大,只能選短期商品,甚至到了78、80歲,就只有一種選擇了。

最近有一位30歲的年輕客戶,主動提出:「如果能讓我退休後每年有48萬的現金流,我就願意透過保險做退休規劃。」陳薇帆坦言,現在年輕人不一定想等到65歲退休,他們想要的是隨時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。針對這位年輕人的需求,她提出:「如果希望65歲每年領48萬退休金,其實只要累積600萬本金,透過時間與複利的增值效益,到65歲將近1000萬就可以每年領48萬,30歲開始準備,一點都不困難。」客戶非常驚訝地說道:「怎麼可能這麼少?」但事實就是這樣,因為他有時間優勢。

投資之外,準備一個兼具保障與資產累積效果的工具,這就是保險的價值。年輕人透過保險,打造的是一個隨時都能自由選擇的未來,而不是被動等待的退休。而現在,正是入場的最好時機。


Profile


*現任:永達保險經紀人業務儲備協理

*保險年資:18年

*得獎紀錄:

 3屆美國MDRT百萬圓桌會員

 中國國際保險精英圓桌大會CMF

 國際華人龍獎IDA

*座右銘:

 不怕慢、只怕站,相信你行就一定行。


保險服務心法

大學畢業就投入保險業的陳薇帆,雖然是保二代,卻沒有任何資源可以依靠,一切從零開始。剛進入保險業時,靠朋友的支持,賣出第一張保單,也因此種下責任感:既然開始了,就不能輕易離開。她更從做漢堡的斜槓工作中領悟「次數就是技術」,持續練習就能成長,決心全力投入保險事業。

過去在單一保險公司,侷限於醫療保障商品,客戶總覺得保險是支出,談得很辛苦。直到轉戰永達保經,接觸到退休與資產規劃,她才發現保險其實可以幫助客戶解決更全面的人生風險,讓事業的廣度與深度都不一樣。從單一家商品到全方位規劃,她找到更有價值的服務模式。

「保險業的本質是『幫助人』」,陳薇帆指出,只要持續學習、勇於改變,就能在這個行業找到自己的定位。每一次的成交,都是陪伴客戶解決問題、連結情感,而她也因為這份工作找回失去的友誼、認識更多知心好友。於她而言,保險不只是收入,更是一種成就感與使命感。


永達保經 陳薇帆業務儲備協理。

▲永達保經 陳薇帆業務儲備協理。
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 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一)(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