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 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二)(影) 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 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二)(影)


代碼 RICH202508009

人氣 4




RICH達人 | 2025年

RICH達人NO 213期(8月號)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
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二)(影)

文/洪詩茵 攝錄影/陳建宏、何佳華


勞保年金改革、通膨風險、FIRE風潮(財務自由、提早退休)…,越來越多年輕人雖有退休風險的意識,卻又無奈於不知如何開始、從何啟動!本期邀請永達保經陳薇帆、曾羿千兩位業務儲備協理,從保險的角度出發,從商品面、保障面、預算面,提出實務建議,「早點開始,選擇多、效益高、壓力輕,小額長期更穩定」。對年輕人而言,退休規劃應該是風險與報酬兼顧的長跑,想要確保一定抵達終點,且聽聽保險專家的建議。

「退休,真的是65歲以後的事嗎?」對多數年輕人來說,這個問題過去或許可以先擱置,但隨著社會結構與經濟環境劇變,年輕世代不得不開始思考:「如果退休金領不到,靠誰來養老?」根據勞動部統計,截至2024年底,台灣有超過187萬名勞工領取勞保老年年金,平均每月領取金額為19,344元,其中有將近18萬人每月領不到1萬元。

令人擔憂的是,勞保已連續8年入不敷出,2024年勞保保費收入與給付支出逆差達665億元,破產風險始終如影隨形。另一方面,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,屆時年金財務負擔將更沉重,年輕人「靠政府養老」的時代,恐怕已不復存在。

面對這樣的趨勢,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將「退休」視為被動等待的時間點,而是定義為「財務自由後的選擇權」。而保險,便是他們邁向自由人生,穩健的第一步。相較於高風險的投資市場,透過保險規劃,可以兼顧風險保障與資產累積,準備門檻低,有助養成良好的財務習慣。無論金額高低,只要及早開始,時間就是年輕人的最大優勢。現在開始,不只是為了退休,更是為了擁有隨時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。


曾羿千•用保險為自由人生打底

對多數年輕人來說,「退休規劃」聽起來很遙遠。生活中的現實壓力早已壓得他們喘不過氣,從通膨、年金改革的不確定,到工作與生活開銷的重擔,很多人心裡其實都有應「提早準備」的念頭,但真正開始行動的人卻不多。原因很簡單:「不知道怎麼開始」、「沒有多餘的錢」、「害怕投資風險」。

永達保經曾羿千業務儲備協理,從過來人的角度,想對年輕人說,退休準備不一定非得是動輒數百萬的資金操作,更不必一開始就進入高風險的投資市場。對年輕人來說,用保險當作退休規劃的起點,或許是一個更穩健、也更容易起步的選項。

「越年輕開始,效益越高。」這是許多保險專家對退休規劃的共識,時間拉長,投入的保費相對較少,卻可以拉長保障時間及複利增值的效益。她說:「即使一開始沒有能力做到每月一萬元的規劃,從一千元、兩千元起步,也是好選擇。就像閱讀習慣一樣,先從簡單的開始,才能慢慢培養出長期累積的習慣與理財觀念。」

曾羿千進一步說明,對年輕人而言,選擇適合的保險商品,可以達到一舉數得的效果:


一、明確累積效果:不像投資型保單或基金,報酬率會上下波動,「增額終身壽險」這類商品,繳費期滿,每年的保單價值準備金都清楚表列在合約上,不用擔心市場風險。

二、強迫繳費機制:定期定額繳費,累積保單現金價值,等於替自己建立一個強迫儲蓄的機制,少了拖延、也避免了「錢一到手就花掉」的習慣。

三、享有風險保障:做好基本的醫療與失能保障。年輕人身體健康,投保時保費便宜,可以用較小的支出,提前鎖定未來的保障。

四、彈性運用資金:累積到一定年限,若臨時有資金需求,可透過保單貸款應急,無須終止契約,也不會影響每年的累積效果。

「規劃退休,若用投資工具,風險取決於市場;用保險,數字是寫在合約裡的。」這也是她鼓勵年輕人選擇保險規劃退休的原因。

「退休規劃的第一步,應從檢視現有保單開始。」曾羿千指出,對多數年輕人來說,已經擁有的保單往往是片段式、碎片化的,例如:重大疾病險或癌症險(年年調整費用,保障固定,保費年年上升)、郵局或銀行推銷的短年期儲蓄性質保險(六年期還本險,金額小、保障期短)。這些商品對「退休規劃」的幫助其實有限。真正有價值的,是能長期穩定累積、又能同時兼顧風險保障的商品。

她建議年輕人可以先把保單分成兩大類:

保障型:例如實支實付醫療險,檢視是否足額,尤其是雜費額度,避免未來發生醫療需求時,自費過高。

累積型:檢視短期儲蓄性質保單,可考慮增加「增額終身壽險」等長期商品做配置,時間拉長,總額度不必大,不僅可以延長保障時間,同時確保未來的資產累積。

「小額長期」是關鍵,曾羿千強調,不必一開始就給自己過大壓力,用房貸的概念來比喻:與其短年期高壓力繳款,不如分20年、30年慢慢繳,負擔小,保障期也長。保險是防火牆、是「分散風險」的資產配置,在市場投資可能虧損的時候,保險能確保生活穩定。投資可以嘗試,但要有底線,把雞蛋分開放,才能真正建立自由人生。

一對在電子公司擔任作業員的年輕夫妻,夫妻倆年收入約110萬,育有三名子女,生活壓力大,過去保險規劃也非常不足。最初接觸時,他們家只有小兒子有基本醫療保障,父親完全沒有保單,母親則僅有簡單的定額醫療險,長期缺乏完整保障。

透過保單檢視,曾羿千協助他們一家五口規劃實支實付醫療保障,每年保費約10萬元。同時,也提醒他們:「保險是風險規劃,但生活還是要留有緊急預備金。」因此為他們加碼規劃年繳9萬元、20年期的增額終身壽險,讓他們在有限預算內,建立了包含醫療、壽險與類失能保障的完整架構。透過高保障倍數商品,父親的壽險額度拉高到110萬、母親達到130萬,不僅補足風險缺口,還開始為未來退休做準備。這個案例證明了,早期檢視與規劃,即使是小資家庭,也能擁有安心的保障與穩健的未來。

「人生就像一個籃子,先把漏洞補起來,才能把錢放進去不漏掉。」曾羿千形容保險規劃的意義。保險雖非退休規劃的唯一選項,但是它可以成為年輕人邁向自由人生的第一步,從現在開始養成習慣,一千、兩千也好,先開始,讓「退休」變成可掌握的目標,而不是遙不可及的空談。


Profile


*現任:永達保險經紀人業務儲備協理

*保險年資:12年

*得獎紀錄:

 3屆美國MDRT百萬圓桌會員

 中國國際保險精英圓桌大會CMF

 國際華人龍獎IDA

*座右銘:

 真誠且感恩,做好每一個服務!


保險服務心法

20歲就接觸保險業的曾羿千,早期受限於單一商品,「每一次銷售,都像在說服自己講出不認同的話,所以一年多就離開了。」後來歷經單親育兒,在學校餐廳打工時,時薪只有100多元,本以為人生就這樣了,因緣際會下再遇舊時保險業主管,「當時這位主管已轉到永達服務,她讓我看見自己的人生還有其他可能。」

加入永達保經之後,面對多元化的保險商品,曾羿千重新學習,從研究保單條款開始,先搞懂自己要怎麼買,再幫客戶做好規劃。剛開始沒有客戶,她就從接續件做起,一步步將服務做到位。對她而言,保險業務的本質就是「服務」,不是「推銷」,「客戶有缺口時,我協助檢視,幫他們補足保障,把不需要的保單精簡,讓每一分保費花得值得。沒有攻擊性的銷售,反而讓客戶更願意主動介紹朋友給我。」

曾羿千相信,保障是保險的核心,真正做到風險規避,客戶在面對人生變局時才能安心。一路走來,保險不只改善了她的生活,更讓她幫助別人擁有更完整的保障。


永達保經 曾羿千業務儲備協理。

▲永達保經 曾羿千業務儲備協理。
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不是太早 而是剛剛好 用保險實現自由人生(二)(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