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一)(影)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一)(影)


代碼 RICH202511007

人氣 20




RICH達人 | 2025年

RICH達人NO 216期(11月號)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一)(影)

文/洪詩茵 攝影/陳建宏



單身的底氣:財富存摺

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一)/永達保經 李宜芳業務儲備協理





讀給你聽



11月光棍節,不只是購物的狂歡節,也是單身族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時刻。「單身是一種自由,但自由需要規劃來守護!」生病了、失能了、失智了…這些可能情境都是單身族需要獨自承擔的風險,單身族常以為「沒人要繼承,就不需要保險」,而這正是最大的盲點!本期邀請兩位保險專家李宜芳、黃馨慧,從自身單身經驗出發,分享如何透過保險規劃,讓「一個人生活」,不只是自由,更能安心。

在少子化、晚婚、甚至不婚逐漸成為社會常態的今天,單身族群的人數持續攀升。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,台灣 25至44歲單身人口已經突破470萬人,比例年年上升,形成鮮明的「一人世代」現象。這群人經濟獨立、生活自主,卻也面臨另一種隱憂——當意外、疾病或老後生活來臨時,如何在沒有伴侶與子女依靠的情況下,為自己打造一個有尊嚴、可安心依靠的未來?

永達兩位保險專家都直接破題,「單身的人更需要保險,因為沒有人能替您扛風險。」相較於已婚族群,單身者必須自己成為「自己的靠山」。他們需要透過保險來預防突如其來的醫療費用與收入中斷,也要為未來的退休與長照生活預先鋪路。從實支實付醫療險、失能照護險,到可作為退休規劃的保單,都是為自己預備安全網的關鍵工具。

此外,隨著長壽與失智風險提高,專家更建議單身者可搭配「安養信託」與「意定監護」制度,確保未來即使失能,也能維持生活品質與財務自主。保險不僅是保障,更是一種責任與承諾——向未來的自己致敬,也讓人生每個階段都能活得自在、有尊嚴。


李宜芳•用保險 讓未來聽您的話

談起單身族對保險的迷思,永達保經李宜芳業務儲備協理笑著說,很多人會覺得:「我沒有家人要養,也沒人靠我,為什麼要買保險?」但她認為,這正是最大的誤解。「保險的關鍵不在於別人,而是您自己。」她說,保險的本質是「愛與責任」,只是單身者的責任對象,從家人轉為自己。「如果您愛自己,就要替未來的自己安排好所有細節,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。」

李宜芳觀察,許多單身者在早年購買醫療險時,並未預期自己會長期一人生活。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與收入結構改變,若沒有提前調整保險內容,容易在需要時才發現保障不足。「一個人倒下時,誰能幫你?」這是她在服務單身客戶時最常提醒的一句話。

單身者面臨疾病時最大的恐懼,不是生病本身,而是「沒人照顧」。李宜芳提到,之前她生病開刀時,就是自己一個人安排住院、開刀,她以過來人的角度建議,應優先檢視醫療險的「實支實付」額度是否足夠,醫療技術越進步,費用就越高,若能快速接受良好治療,縮短復原期,也能減輕照顧壓力。

其次,她建議提高終身醫療險的日額,因部分終身醫療險在特定條件下有給予手術費用的額外理賠倍數,「單身族年輕時家庭負擔較輕,應趁健康、費率低時拉高額度。當老年收入中斷時,這些保險給付就能補足住院與看護費用,甚至維持生活品質。」若預算有限,也可預留「專用醫療照護金」,確保未來有應急資金。

再者,「人不怕死,就怕不能工作。」單身者往往經濟獨立,若因意外導致失能,沒有人能代替維持生活開銷,所以單身者還要額外注意意外失能保障,根據職業風險調整規劃重點。

單身最怕失能、失智,李宜芳有一位女性客戶,離婚、獨力扶養三個孩子,兩人認識時,客戶大約五十幾歲,後來客戶罹患失智症,雖然有規劃失能險,但孩子領了保險費卻不願花在客戶身上,最後客戶只能輾轉在三個孩子間,成為燙手山芋。「那一刻,我深深感受到,長壽不只是祝福,有時也是一場對照護與自主的考驗。」

李宜芳總結單身者老後的三大風險:活得久但收入中斷、失智或失能時無人照護、資產被誤用或侵占。她說:「重點不在『您有多少錢』,而是這些錢能不能依照您的意志被使用?」針對這些擔憂,她提出三層整合方案,以制度化的方式,讓未來「聽您的話」。


第一層:醫療與長照保險

透過醫療險與長照險,應付住院與照護支出,確保疾病來時生活不失衡。


第二層:保險金信託

將終身壽險交由信託銀行管理,預先規範保險金用途,例如:照護、醫療、喪葬及捐贈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錢不會被濫用,能專款專用,讓保險金真正照顧到未來的自己。其中三個重要關鍵是:


1. 專款專用:用途明確,避免資產被濫用或侵占。

2. 信託受託人:由銀行或其他信託業者依法執行,保障中立。

3. 自我控制權:在神智清楚時設定條件,即使未來失智也能維持尊嚴。


第三層:意定監護制度

根據《民法》第1113條之2,個人可在意思健全時,預先指定一位信任的監護人。這個制度透過公證契約,具備法律效力,讓您能決定未來誰可以替你做醫療決策、保險與信託金的啟用、生活與療養的安排,這個人可以是律師、信託銀行或信任的朋友。

她進一步說明,「保險+信託+意定監護」是最完整的保護方案,監護人可依法啟動照護金、安排醫療計畫,甚至執行「不插管」等照護意願,讓未來的自己被尊重。

保險不是「為孤單準備」,而是「為自由準備」。李宜芳說:「真正的安全感,不是有人陪你,而是未來的每一步,都已被您安排好。」

長壽是福氣,但要有準備;失智不可怕,只要資金與意願已經就位。 「保險是累積資金、信託是執行、意定監護是靈魂。三者結合,就能讓單身者活得更有尊嚴也更安心。」李宜芳說道。

單身不代表孤單,當您透過規劃,把未來交回自己手中,人生的每一刻,都是向自己致敬。


Profile


*現任:永達保險經紀人業務儲備協理

*保險年資:14年

*得獎紀錄:

 4屆美國MDRT百萬圓桌會員

 中國國際保險精英圓桌大會CMF

 國際華人龍獎IDA

*座右銘:

 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是神〜〜愛的禮物


保險服務心法

從補教業轉戰保險業,對李宜芳而言,其實是一場不得不的轉折。在補習班任教十多年,因少子化趨勢,學生人數從一班40人減到10人,她開始思考:「接下來要走哪一條路?」當時她的保險業務,邀請她聽了一場永達的稅務講座,「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保險的力量——它不只是醫療、意外保障,更是人一生財務風險的整體規劃。」

一場講座改變了李宜芳的心念,她開始白天到永達學習、考證照、聽課程,下課後再趕去補習班,不過一年時間,保險業收入就超越本業,轉而專注經營保險業。白紙轉入,李宜芳選擇從「緣故」做起,她說:「許多學生家長本身是企業主,我從輔導孩子教育,轉為關心他們的家庭與退休規劃,成為他們值得信賴的顧問。」

永達完善的訓練系統,從問卷分析、稅務課程到退休規劃架構,讓李宜芳在轉換的過程中不慌不亂,也找到自己的專業定位。從補教到保險,對她而言,表面看似跨界,其實核心一樣:都是在「幫人」,只是從幫孩子改為幫家庭如何守護未來。


李宜芳業務儲備協理。

▲李宜芳業務儲備協理。
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一)(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