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羅怡如 攝影/何佳華、余秀萍、陳建宏 部分圖片提供/項若薇


▲項若薇業務籌備協理及簡重文業務儲備協理透過永達的創業平台,讓保險事業得以傳承。
【轉身守護】從資產顧問到人生規劃師 她用服務打開信任之門
二十多年前,項若薇原是活躍於不動產業界的專業經理人,總是奔波談案、熟稔資產配置。2006年,「最低稅負制」政策上路,他敏銳察覺:許多高資產客戶對於傳承與風險管控開始產生焦慮與不安,此際,永達一堂關於退休保險規劃的課程,讓她開始認真思索:自己能做的不只是一時的資產操作,而是更長遠穩健的保障安排。
「保險,並不是推銷,而是深度的風險管理服務。」這樣的信念,驅使她轉戰永達保經。放下房產事業,她從最基礎做起,一切從零開始。但她的出發點始終如一——「用服務代替行銷」,哪怕對方不是自己的客戶,只要有需要,她總是義不容辭。
她的熱情、熱心為她開發不少客源:一位客戶的朋友從美國返台,因報稅困擾輾轉找到她,她毫不猶豫協助處理,這一「順手幫忙」竟開啟長達二十年的信任關係,不只成為她的鐵粉客戶,更成為源源不絕的轉介紹起點。「我不是在銷售,我只是願意多走一步。」這句話,是她的名片。
【她一直都在】一通電話 一趟拜訪 服務不是形式,而是長情的陪伴
項若薇的經營哲學,沒有獨特的撇步,卻飽含「日積月累」的韌性與溫度。從石門水庫出發,通勤到台北,她幾乎日日早出、夜夜歸,甚至華燈初上時,仍常見她坐在辦公桌前,埋頭為客戶整理要保書。她堅信:專業是一時的起點,但「陪伴」才是信任的根基。
這份毅力不僅來自責任,也來自她對「被需要」的使命感。對她而言,最感動的從來不是成交的瞬間,而是當客戶說出:「我知道妳一直都在。」那是一句穿越時間的肯定,也是一位保險人最深的成就感。
她的客戶來自四面八方,行業各異,但她用一樣的心對待每一位,「人走到哪,服務就做到哪」。她常笑說,保單不只是一份冷冰冰的契約,而是一份陪伴、一份守候,一段可傾訴、可信任的人際關係。

▲項若薇業務籌備協理的出發點始終如一——「用服務代替行銷」,只要客戶有需要,她總是義不容辭。
【接棒的勇氣】飛機工程師的轉身:從風險工程師走進人生溫度
簡重文,是項若薇的兒子,原本攻讀飛機系統工程,對風險預測與精密控制的思維有極高敏感度。退伍後,他原也曾考慮往科技或航空業發展,卻因深刻理解「保險是生活中最貼近風險管理的專業」而選擇進入母親所在的保險產業。
「飛機維修講求預防,不能等壞了才修;保險規劃也是這樣。」他笑著說,自己只是將過去的技術邏輯,轉換到一個更貼近人心的場域。
有別於母親那一代艱苦起步、缺乏社會認同的環境,簡重文的起點相對穩定,因為有項若薇的支持與經驗做為後盾。他謙虛地說:「她用二十年打下的口碑,是我最堅實的起跑點。但母子雖然同行,我也要靠自己闖出一條路。」
他跟母親一樣,選擇「陌生開發」做為職涯的起步。因為他相信,唯有自己從零開發、親自面對拒絕,才能真正理解這份工作的本質與價值。這不只是一份職業,而是一場與人信任共築的生命工程。

▲「保險是生活中最貼近風險管理的專業」,簡重文選擇進入保險產業。
【逆轉觀念】從不理解到驕傲 保險人的感動
談起母親項若薇當年轉行進入保險業,簡重文表示,其實當時外公對母親的選擇是充滿疑慮。在當時的觀念對「拉保險」的觀感並不好,甚至讓他難以啟齒女兒的工作。但隨著媽媽陸續獲得MDRT(百萬圓桌會員)榮譽與各項獎勵,他不再只是默默觀察,更開始向朋友驕傲地說:「我女兒是在做幫助人的保險,不一樣的。」
但同樣的情境,簡重文的選擇,雖然有母親做榜樣,但仍需面對親友的「你確定嗎?」的疑問。他從不辯解,選擇以行動證明:專業保險業務員,不只是銷售者,更是關鍵時刻的陪伴者。「保險,絕不只是在銷售商品,而是在協助人生重要的選擇。」當然,從事保險業的成就,不是成交,而是客戶問題來臨時,第一個想到的是他,而他也能協助客戶做出最適合的規劃。
在永達這個事業舞台,母子兩人教學相長,一同學習、共同贏得獎勵榮耀,尤其每一次參與獎勵旅遊,總能讓他們再燃起事業的熱情,帶著使命感回去,開始規劃下一個挑戰,準備再創高峰。
總是在行銷中加諸創意,不僅獲得客戶青睞,簡重文這位青春少年兄,也常受邀到其他單位分享他的行銷心法,他讓銷售易懂、易學、易複製,體現長期淬煉下簡單背後的不簡單,證明年輕人一樣可以在退休市場頭角崢嶸,甚至成為發展組織,成就團隊的利器。

▲簡重文受邀到其他業務單位分享行銷心法及技法。

▲參與獎勵旅遊,母子兩人盡情感受,然後帶著使命感回去,準備再創高峰。
【世代使命】從保二代到保三代 一份承諾,三代守護
走過二十年,項若薇清楚知道:這條路走得辛苦,卻值得。從獨自通勤石門到台北、無數次夜深還在準備資料,到如今與兒子攜手並肩,一路走來,她相信這不僅是工作,而是一種可以傳承的價值。
「永達是一個可以創業的平台,也是一個可以傳承的舞台。尤其適合年輕人來這裡大展身手。」她心有所感地說:「對於剛出社會、資源有限的年輕人來說,保險是一個發展空間極大的產業,近乎『零成本創業模式』,不像傳統創業需要大筆資金投入,卻有機會累積高報酬。更重要的是,為了開發客戶,促使你主動接觸更高端的客群──企業主、老闆、專業人士,進而『重構自己的人脈圈層』,推動自我成長,讓年輕人有機會超越同齡人,對心態與格局都是極大的提升。」
經營保險事業,她鼓勵兒子以銷售及增員並進,銷售讓他快速獲得成就感及收入,建立自信心;組織發展則有機會建立「戰友系統」,透過「一帶一」的模式,有助激發彼此潛力,提升責任感與動力,成為更強大的團隊戰力。
未來不只希望兩代都能發展成功,更是能夠建立起屬於家族的「專業品牌」,讓客戶在保險服務上,永遠找得到一個信賴的名字。「希望有一天,連孫子輩都能接棒,持續守護客戶的家庭與夢想。」
這條「保險傳承路」不是偶然,而是從一位母親的轉念而來,經歷時間澆灌與心意累積,用誠意經營,如今正開出新的枝芽。從母親到兒子,這份保單的情意,早已超越紙本契約的價值,成為了生命裡一種永不失效的承諾,讓這個名字,成為客戶心中永遠信賴的存在。

▲項若薇、簡重文希望能建立起屬於家族的「專業品牌」,讓客戶在保險服務上,永遠找得到一個信賴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