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健康快遞 

健康快遞


代碼 rich202508015

人氣 545




RICH達人 | 2025年

RICH達人NO 213期(8月號)

健康快遞

整理/公關部 資料來源/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

粧眼七步驟 為漂亮雙眸加分


讀給你聽



眼部化粧品種類多樣,包括睫毛膏、眼影、眼線、睫毛膠等。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提醒愛美的消費者,眼部肌膚相較其他部位更為脆弱敏感,選用眼部化粧品時需特別留意。為協助消費者選購並安全使用眼粧產品,食藥署提供「粧眼七步驟」,讓您輕鬆選得漂亮、用得安心。


粧眼七步驟 讓眼粧更安全

選購眼部化粧品時,首先要「識標示」,仔細檢查產品標示是否完整,包含品名、全成分、效期,以及製造或輸入業者資訊,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。使用時應「限部位」,遵循產品使用方式及部位說明,例如不可用唇筆代替眼線筆,以免引發預期外的傷害。另外,眼部肌膚敏感,每次化粧前請務必「要清潔」手部肌膚,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。在首次使用產品時,更應「要測試」,先在手腕內側進行敏感測試,確定無刺激或過敏反應後再使用。同時需「避傷口」,避免在有傷口、發炎或過敏的肌膚上使用化粧品,以免加重不適。開封後的化粧品應「快快用」,儘量於使用期限內用完,並存放於陰涼處,避免陽光照射影響品質。此外,眼部彩粧品應「不共享」,避免與他人共用以減少病菌傳播的風險。試用時,建議選擇一次性拋棄式的試用品,更加衛生安全。

遵循「粧眼七步驟」,讓眼粧使用更加安全,為雙眸增添迷人風采!提醒大家,若在使用眼部化粧品後出現刺痛感,請立即停止使用並就醫診治。為提升大眾對化粧品安全使用的認識,食藥署特別成立「TFDA化粧品安全使用粉絲團」,提供更多化粧品選購及使用資訊,歡迎至http://www.facebook.com/tfdacos查詢,與我們一同粧知識,守護安全與美麗!最後,若發現產品有問題或正常使用下發生不良反應,請通報食藥署建置的「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」,網址:http://qms.fda.gov.tw/tcbw/,通報專線:02-6625-1166轉6401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23期)


粧眼七步驟 讓眼粧更安全

安全使用化粧品 了解呋喃香豆素的光敏反應


讀給你聽



呋喃香豆素(Furanocoumarins)是某些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感光物質,常見於葡萄柚、檸檬及佛手柑等植物中。因此,呋喃香豆素可能存在於標榜含有植物萃取精華成分的化粧品,例如美白產品、護膚品及香氛類產品等。


呋喃香豆素可能造成的風險

由於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具有「光敏感」性質。當皮膚接觸到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產品,經過陽光曝曬後,呋喃香豆素可能產生自由基與DNA反應,導致皮膚損傷,症狀包括黑色素沈澱、紅腫、發炎,甚至灼傷或形成水泡,也被稱作「植物日光性皮膚炎」。

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列為歐盟化粧品法規附錄二(Regulation (EC) No 1223/2009 Annex II)之禁止使用成分,並訂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於防曬及助曬產品之殘留量必須低於1mg/kg。我國衛生福利部公告之「化粧品禁止使用成分表」,亦明列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(例如trioxsalen、8-methoxypsoralen及5-methoxypsoralen),天然精油中存在之正常含量除外。在防曬及助曬產品中,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含量應低於1mg/kg,以保障消費者衛生安全。

如果選購及使用化粧品時,發現不良品或產生不良反應,可至食藥物署「藥品醫療器材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」(https://qms.fda.gov.tw/)進行通報,另可加入「TFDA化粧品安全使用」Facebook粉絲團,即時掌握化粧品安全使用的最新消息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26期)


呋喃香豆素常見於葡萄柚、檸檬及佛手柑等植物中,可能存在於標榜含有植物萃取精華成分的化粧品。

▲呋喃香豆素常見於葡萄柚、檸檬及佛手柑等植物中,可能存在於標榜含有植物萃取精華成分的化粧品。


腳發癢 脫皮 臭 你可能「黴」上了


讀給你聽



台灣氣候潮濕,加上人們外出長時間穿鞋,心情悶悶的同時,小心腳也被悶住而「發黴」。足癬,又名「香港腳」,是指足部受到黴菌感染,造成趾間或腳底出現脫皮、發癢或長水泡等現象,若不加以治療,不僅影響人們日常生活,也可能進一步感染身體其他部位或傳染給家人。該如何治療及預防,讓食藥署帶大家一起來看看。


香港腳 要這樣治療

治療香港腳,以外用的抗黴菌藥品為主,若病人有足部角質增厚情形,可能也會使用水楊酸或尿素等角質軟化藥品作為輔助治療,幫助藥品更有效滲透進入組織。對於使用外用藥品療效不佳的病人,醫師則會建議使用口服藥品進行治療。

香港腳治療的療程長短取決於感染的嚴重度及感染部位等因素,通常需要治療數週。在治療期間,病人須依照醫事人員指示及藥品說明書用藥,不建議因為患處不癢或是症狀改善就擅自停藥。另外,坊間流傳的冰醋酸泡腳療法,其實無法殺死黴菌,且易刺激皮膚,引起紅腫發炎,反而不利於香港腳的治療。



預防香港腳 可以這麼做

要防止足部受到黴菌感染,脫離「菌男黴女」的行列,可以從製造不利於黴菌生長的環境做起,如:保持雙足與趾縫的乾燥、交替穿著透氣的鞋款、勤換吸汗效果好的棉質襪子等;若至泳池及淋浴間等公共場所,留意不赤腳、不穿著公用拖鞋等,都是減少接觸到黴菌的方法。隨時留意足部是否有脫皮、發癢或長水泡等情況,若有前述症狀,則建議尋求醫事人員協助,一同守護足部健康。(本文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027期)


要防止足部受到黴菌感染,就要維持雙足與趾縫的乾燥。

▲要防止足部受到黴菌感染,就要維持雙足與趾縫的乾燥。
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健康快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