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
重大政策聲明專區
:::
:::

 

 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二)(影)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二)(影)


代碼 rich202511008

人氣 22




RICH達人 | 2025年

RICH達人NO 216期(11月號)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二)(影)

文/洪詩茵 攝影/陳建宏



單身的底氣:財富存摺

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二)/永達保經 黃馨慧業務儲備協理





讀給你聽



11月光棍節,不只是購物的狂歡節,也是單身族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時刻。「單身是一種自由,但自由需要規劃來守護!」生病了、失能了、失智了…這些可能情境都是單身族需要獨自承擔的風險,單身族常以為「沒人要繼承,就不需要保險」,而這正是最大的盲點!本期邀請兩位保險專家李宜芳、黃馨慧,從自身單身經驗出發,分享如何透過保險規劃,讓「一個人生活」,不只是自由,更能安心。

在少子化、晚婚、甚至不婚逐漸成為社會常態的今天,單身族群的人數持續攀升。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,台灣 25至44歲單身人口已經突破470萬人,比例年年上升,形成鮮明的「一人世代」現象。這群人經濟獨立、生活自主,卻也面臨另一種隱憂——當意外、疾病或老後生活來臨時,如何在沒有伴侶與子女依靠的情況下,為自己打造一個有尊嚴、可安心依靠的未來?

永達兩位保險專家都直接破題,「單身的人更需要保險,因為沒有人能替您扛風險。」相較於已婚族群,單身者必須自己成為「自己的靠山」。他們需要透過保險來預防突如其來的醫療費用與收入中斷,也要為未來的退休與長照生活預先鋪路。從實支實付醫療險、失能照護險,到可作為退休規劃的保單,都是為自己預備安全網的關鍵工具。

此外,隨著長壽與失智風險提高,專家更建議單身者可搭配「安養信託」與「意定監護」制度,確保未來即使失能,也能維持生活品質與財務自主。保險不僅是保障,更是一種責任與承諾——向未來的自己致敬,也讓人生每個階段都能活得自在、有尊嚴。


黃馨慧•用保險 自己做自己的靠山

近年來,單身人口快速上升,無論是未婚、離婚或喪偶,越來越多人選擇以一己之力走完人生旅程。然而,當疾病、意外或老後生活來臨時,「沒有依靠」往往成為最大的焦慮。

「單身者需要保險,而且可能比已婚者更需要。」永達保經黃馨慧業務儲備協理說道。保險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讓自己在任何狀況下都有退路,對單身者而言,需要保險的理由有三:


●自己做自己的靠山:單身者是自己最大的經濟支柱,一旦發生意外,必須靠保險轉嫁相關風險。

●減輕風險發生時的經濟壓力:意外或疾病可能帶來高額的醫療費用和收入中斷,保險能避免陷入吃老本的困境。

●提早規劃老後的生活費:沒有子女可依賴,更需要透過保險來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,避免晚年陷入經濟困境。

「老並不可怕,沒有尊嚴才可怕。年輕時不存糧,老了又老又窮又病,才是人生真正的悲哀。」黃馨慧建議單身者要從四個面向來看自身的保險規劃,


一、在不健康的老時,補足實支實付醫療:

單身者應從醫療基礎做起,特別是「實支實付」的保障,建議醫療給付保額至少要有30萬元,並每年檢視一次保單狀況,就像健檢一樣,因應醫療環境進行調整。過去許多定期日額型或終身醫療險,都只能補貼病房費,無法應付高額自費項目,因此建議要加強能賠自費的實支實付險。


二、在健康的老時,創造足夠的被動現金流:

在有能力時準備退休金,創造固定的被動收入,老後才能應付基本生活開銷。可以透過投資型保單,選擇配息基金,創造被動收入;也能規劃還本型保單或有保價金的壽險,特色是活越久累積越多。以目前國人的生活成本估算,要維持一定生活品質,退休後每月至少要有3萬元現金流。


三、有錢的單身高齡者,加強失能照護和資產保全:

對高資產族群而言,雖然醫療費用的轉嫁可有可無,但仍應重視失能照護、資產保全和財富傳承等需求。「有錢也需要保險」,透過失能險,萬一意外、疾病突然降臨,導致無法工作,可以轉嫁照護費用,讓生活更有保障;而為了避免投資失利、以及層出不窮的詐騙等風險,則建議規劃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,其繳費期滿、保價金隨時間複利增值的特性,能避免資產被通膨、詐騙或市場波動吞蝕。


四、沒錢的單身高齡者至少需有重大傷病、意外險:

經濟條件有限的單身族,除了必備實支實付醫療險之外,也建議備妥「一次給付的重大傷病險、癌症險與意外險」三大基本防線。越早開始準備,用小錢換大保障,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。此外,保險具備紀律性繳費的特色,對擔心自身定力不足的單身族而言,是準備退休金的最佳工具,透過繳費期固定的壽險或年金型商品,尤其是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,能確保長期累積資產、避免退休時無以為繼。


「現在不是怕不夠活,而是怕太長壽。」黃馨慧指出,許多單身長者擔心失智後被詐騙或無人照護,應善用安養信託與意定監護制度來預防風險。她建議四大重點:


一、透過安養信託將資產交由銀行代為管理,專款專用。

二、提前辦理意定監護,指定信任的朋友或親人負責就醫與財務事務。

三、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,註記於健保卡上,明確表達生命末期的醫療意願。

四、在聯徵中心申請金融註記,限制金融機構核發信用卡或貸款等行為,避免詐騙發生。

「照顧自己,不只是經濟層面,也包含身心尊嚴。」她說,善用保險與法律制度,才能在老後「活得久,也活得好」。

她特別分享一位62歲女性客戶的故事。這位客戶喪偶多年,一手撫養四名子女長大,為了保障孩子,早年買了近60張保單。客戶的保障結構非常複雜,終身醫療太多、自費實支卻只有9.5萬,意外險偏高,還本型保單比例過重,與客戶當下想照顧自己的需求不符,於是她協助重新設計配置,規劃8年期繳的利變增額保單,讓客戶從79歲開始,每年能有約100萬元的現金流,既能旅遊、做公益,也不用擔心成為子女負擔。

單身不孤單,只要您懂得為自己預備未來。保險,是自己照顧自己的最好方式,也是一份對未來的敬意。


Profile


*現任:永達保險經紀人業務儲備協理

*保險年資:26年

*得獎紀錄:

 5屆美國MDRT百萬圓桌會員

 中國國際保險精英圓桌大會CMF

 國際華人龍獎IDA

*座右銘:

 天道酬勤。


保險服務心法

「一句承諾一生朋友」是黃馨慧26載保險生涯的核心理念。最初基於嚴峻的經濟壓力,在與先生離婚後,獨自撫養三個孩子,同時承擔著工廠結束後的百萬負債。深知傳統工作無法快速清償債務並實現「買房子」的目標,因此決心進入這個能讓她「多少收入自己決定」的行業。

由於缺乏人脈,她從零開始,專注於陌生拜訪。她形容自己曾每天吃「免(台語)」,但她學會克服心裡的恐懼感,主動開口認識陌生人。她將主管口中口語不清、無人脈等劣勢轉化為優勢,用真誠讓客戶安心,累積了1,000多位客戶。

為了履行「一輩子的服務承諾」,同時考量市場趨勢、產品限制,黃馨慧在40幾歲的時候,放棄可觀的續佣,轉至永達服務。將服務層級從過去的醫療保障提升至退休與資產風險規劃。

為了確保即便自己退休,客戶的服務也不會中斷成為「孤兒保單」,她更已做好服務傳承的規劃:她有兩位兒子已具備保險證照,未來將接手服務,真正實現她對客戶「一生朋友」的承諾。


黃馨慧業務儲備協理。

▲黃馨慧業務儲備協理。


 

 


點我訂閱
Love永達粉絲專頁 LINE加入好友 YouTube訂閱 加入Love永達 Talk Show

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單身不孤單 用保障致敬未來(二)(影)